超时空的选区
分类:平面UI交流区 2019-03-03
4158 0 0
140x140
那不列颠
私信
超时空的恋人大家都看过,有没有遇到超时空的选区啊?大多数的人面对未知、不熟悉,都会有忐忑。学习选区,遇到下面的对话框,很多PS新人也是一脸忐忑,尤其这里的“警告”“不可见”字样,让人更加疑惑和不自信。今天品索教育来给大家讲讲这种看不见的选区。

单击“确定”按钮后,看不到闪烁的蚂蚁线。重做,还是看不见,心就慌了。看不到选区,不是没有选区,而是选区选择度低。
不靠谱的蚂蚁线
我们刚接触选区的时候,用选框工具或者套索工具创建一个选区,会看到一圈闪烁的、运动的黑白相间的线,如下。我们被告知那是蚂蚁线,蚂蚁线所包围的范围就是选区。
蚂蚁线▼
 
由此我们心中形成了一个印象:选区必定是有蚂蚁线的。工程师们一刀切:把选择度[2]50%作为水面,“选择度大于50%”的区域,好比水面上的冰山,将用蚂蚁线标识出其边界,人们能直观看到它;而“选择度小于等于50%”的区域,变成了水下的冰山,被隐藏起来,没有蚂蚁线,人们看不到。
冰山▼蚂蚁线与选区▼

也就是说,蚂蚁线并不是选区是否存在的判定标准
不但如此,蚂蚁线的形状、面积大小也可能与选区的真实形状和面积大小相去甚远。譬如下面动图所展示的那样。

怎么确认真的有选区呢?蚂蚁线不靠谱,那怎么确认我的选区在呢?
最简单的办法:新建图层填充颜色!如下面动图所做的那样。如果没有选区,就应该是整个图层被填充;如果有选区,那只是选区部分被填充。
有选区的填充效果▼

无选区的填充效果▼

确认方法很简单。但如果再遇到警告“选区边界将不可见”的对话框,根本不用担心和再去确认,因为对话框已经说得很明白了,只是看不到选区边界蚂蚁线(相当于国境线的界桩)而已,并不是“选区不存在”。
为何我们遇到不可见的选区
对于PS新人,通常是执行了下面两种操作造成选区不可见。
第一种:执行了羽化操作或预设了选区工具的羽化值。
羽化,会降低选区的选择度,也就是让选区在填充时具有透明效果,并且这种透明效果是从内向外越来越强。羽化越大,选择度越低,蚂蚁线区域越小,直至蚂蚁线完全消失。下图展示了同为440像素x440像素的选区,采用不同羽化值羽化后的蚂蚁线和填充效果。
羽化对选区的影响▼

可以看到,当羽化值约超过选区大小(长度或宽度值)的一半后,蚂蚁线就消失了。不管是创建选区后进行羽化,还是提前预设了选区工具的羽化选项再创建选区,都会遵循这样的规律。
凡是因为羽化造成选区不可见的,肯定会弹出“选区边界将不可见”的警告框。
第二种:执行了隐藏选区操作。
创建选区后,按Ctrl+H,则可以隐藏选区(看不到蚂蚁线);再按一次Ctrl+H,选区(蚂蚁线)又显示出来。
Ctrl+H隐藏选区与羽化造成的选区不可见实际是两回事。
Ctrl+H隐藏的仅仅是蚂蚁线,选区实际存在蚂蚁线;而羽化造成选区不可见,是选区的选择度低于了50%,不存在蚂蚁线。
Ctrl+H这种错误,往往是这么发生的:开始的时候,为了方便观察,按Ctrl+H隐藏了选区;往后继续操作,忘记还有一个隐藏的选区;再往后,发现操作总不是自己想要的,填充、调色、变换等只局限在了某个地方,然后就是“老师,这是怎么啦?”
但再遇见警告“选区边界将不可见”,很平常!因为我们知道选区是有的,只是选区的选择度低于了50%没有蚂蚁线而已。继续执行操作,如果效果满意,那就不用重做选区;如果效果不满意,再重做选区。
[2]选择度,意即选区对图像的作用力度或者填色不透明度,是选区的一个关键属性,可直接理解为选区的不透明度。当选区不透明度为100%时,选择度100%,选区可以实地填充(填充的色彩在正常模式下是不透明的)。

发表评论 添加表情
全部评论(0)